各地妙招频出激发消费潜力 特色“清凉游”带活“避暑经济”
原创在高温持续的夏日,避暑旅游成为消费市场的“清凉引擎”,各地纷纷以特色“清凉游”激活避暑经济,推动消费潜力持续释放。
贵州平塘县将民俗文化与避暑旅游深度融合,推出水龙巡游活动。游客们手持水瓢、水枪,与舞动的巨龙互动,泼水祈福的欢声笑语回荡在街头巷尾。这种沉浸式体验不仅让游客感受到布依族、苗族的传统文化魅力,更带动了周边餐饮、住宿、手工艺品销售等消费增长。与此同时,中国天眼景区凭借大国重器的科技吸引力,成为亲子研学游的热门目的地,天文科普课程、星空观测活动让游客在清凉中收获知识。
浙江嵊州则依托海拔优势,打造天然山水清凉游模式。在金庭镇东坑村八月岭,水上森林公园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。孩子们在溪流中嬉戏玩水,家长们在树荫下品茶休憩,林间音乐会、书法创作等文化活动更添雅趣。这种“自然+文化”的避暑模式,既满足了游客对清凉环境的需求,又通过多元体验延长了停留时间,带动了农家乐、特色农产品销售等消费。
湖北则以“神武峡”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线路为抓手,串联神农架、武当山、长江三峡等9家5A级景区,推出“文化探秘+生态度假+民俗体验”的复合型产品。夜幕降临,武当山的“武当一梦”夜游项目以戏剧、舞蹈、武术等多元艺术形式,为游客呈现了一场视听盛宴,夜间消费占比显著提升。
从民俗巡游到科技研学,从山水休闲到文化夜游,各地正以创新供给激活避暑经济,让“清凉游”成为夏日消费的新增长点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快知早报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快知早报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上一篇:马龙抵达西藏:于高原圣境开启身心对话 下一篇:第三届链博会开幕 聚焦全球产供链合作